

教育部課程新安排
錄自《2012年10月大埔堂季刊 -- 牧者心聲》 過去大埔堂希望用大約十年時間,以開辦聖經66卷課程為目標,讓弟兄姊妹參加主日學,研讀全本聖經,學習神的話語。經過多年努力,在2012年,這目標將會完成。因此,在2013年開始,教育部嘗試計劃新的課程編排,重新釐訂及設計合適各級長遠有系統的課程,以配合教會發展,讓會眾接受靈命造就及真理裝備。 我們希望按著不同對象,安排合適的課程給他們。課程的內容包括:為未信者或慕道的新朋友而設的福音班及基督生平,目的是讓他們認識基督教信仰,領他們信主成為基督徒;還有專為初信者預備的個人初信栽培課程如成長八課,小組形式的有茁苗課程及信仰基要班,目的是讓他們學習過基督徒的生活。 至於為信徒而設的課程就相當廣泛,例如有聖經概覽、價值觀重整之旅、性格重整之旅、宗教比較、基督徒倫理、屬靈操練、基礎神學、教會歷史、中國基督教會史、基督化家庭及婚姻、父母學堂、護教學、差傳與宣教、末世警號、洗禮班等,至於新舊約聖經各經卷,會以區會的紅綠紫金門徒課程為藍本,以小組形式進行,8至12人為限,一同研讀聖經。為信徒開設這些多元化的課程,


向社區傳道,為社區服務──設立長者學苑之芻議
錄自《2012年10月大埔堂季刊 -- 牧者心聲》 (1) 理念
回應主耶穌基督的吩咐,使萬民作主的門徒,以社區的現況需要為切入點,向長者群眾(馬太福音28:18-20)分享基督大愛。香港其中一項現象是人口老化,據一些統計未來16年後,每四個人就有一個是年逾65歲的長者。本堂秉承傳道及服務使命,可透過長者教育,成立長者學苑,實踐社區宣教,服務社群,傳揚福音,作好鄰舍。同時,動員退休年長教友,建立可持續服侍的榜樣。
(2) 策略
在釐定長者教育事工的方向上,我們看到很多長者也可以持續學習,發展技能興趣,服務他人。為免由堂會背著龐大的預算支出及行政上事務,資源方面,我們可與區內基督教非牟利團體合作,由該團體提供社工及導師。一方面由堂會提供地方,讓基督教服務機構能開辦活動,服務不同區域的長者。至於在傳道的事工上則可分階段進行。例如: 第一階段,認識到來本堂參加活動的長者學員。 第二階段,每完成一課程,即舉辦小型茶會,與參加活動的長者學員保持聯繫。
第三階段,建立友誼,安排探訪長者學員。
第四階段,舉辦福音活動,邀請長者學員參加。
(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