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後更新日期:2025/04/20

中華基 督教會 大埔堂
好書推介【書號E03.111】 《草原上的屬靈智慧》 黃景業牧師
我要介紹一本書《草原上的屬靈智慧》,基督教文藝出版社出版。作者珍妮絲 . 麥賴琳,她是一位修女,在這本有趣的小書中,她訴說非洲野外生活的同時,亦介紹了一些動物的特質,看似平凡,但其中有很豐富的意義,使我們向大自然草原上的生物的特質,學習生命的智慧。
創意管理衝突
其中有一篇最為吸引我的,是關於織巢鳥,寫有關創意管理衝突。
織巢鳥喜愛在纖幼的樹枝上造巢,鳥巢是掛在枝頭上,微風吹來,看上去差不多要掉下來。巢的入口是向地下的。由於巢穴入口是在巢的底部,織巢鳥必須要由底部進入巢中。鳥爸爸和鳥媽媽要在巢口餵飼幼鳥,叫人驚歎的是為何幼鳥不會掉下地來,當中實在一大智慧。究其原因,是為防止蛇和猴子。鳥巢掛在幼枝上,不能承載較大的重力,倘若蛇或猴子想要闖進巢穴取鳥蛋,樹枝太幼,不能載重,獵食者亦不能抓得住樹枝,若強行奪取,則會墮地受傷。這是一項偉大的發明。織巢鳥要保護自身和鳥蛋的安全,但不用攻擊敵人,卻能巧妙地避過任何的侵襲,安全地維護自己的利益,化解了恐懼和敵對。
耐性
另有一篇提到鱷魚,談到人的耐性。
非洲的鱷魚令人感到可怕。牠是世上最危險的爬蟲類之一,卻又很有用。鱷魚很有耐性,就算餓,也可以半浮在水面數天,安靜不動,使人誤以為是浮木,直至有冒失的小動物或人靠近時,牠便張開大口,迅速靈活咬住,獵物很少能逃得掉。鱷魚可以很長壽,能活到110歲,生長至18呎,是求生能力的活見證。
今天,我們的心靈可能每天安靜三四分鐘也做不到。在等待的時候,會容易煩躁、發脾氣。我們都習慣把事情趕快做好,這想法根深柢固,就是不能浪費時間,並完成目標,很難像鱷魚一樣坐着不動。我們習慣去操控,事事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,事情要按自己的想法去作,但當事與願違的時候,再沒有驚喜和意外,取而代之是焦慮、緊張和不安,同時在生活中,不論在家人、同事、同學、破壞人際關係,帶來張力和衝突。讓我們不妨試試改變自己急速的步伐,換過另一種態度,看等候本身就很珍貴。讓我們以愉快的心情,跟別人做朋友,建立互相信任,享受和諧和尊重。